8月的厦门,骄阳似火,尽管不是最好的季节,可厦门人心里却很高兴,几天后“2018年厦门国际石墨烯创新与产业论坛”将在此召开。就连石墨烯发现者、诺贝尔奖得主康斯坦丁·诺沃肖沃夫也要参会。
实际上福建与诺奖得主康斯坦丁·诺沃肖沃夫的合作由来已久,成立于2014年5月的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,便是由厦门大学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合作共建,并由其担任荣誉院长。“康斯坦丁·诺沃肖沃夫与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和地区科学家们,共同分享石墨烯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经验,是我们的期待。”该研究院院长田中群院士说。
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,福建是“海丝”互联互通的“桥头堡”。近年来,福建肩负“海丝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使命,打造“海丝”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,吸引诺奖得主、外籍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,协同攻关重大问题,抢占创新制高点,一时风生水起、世人瞩目。
推动双向交流,筑牢创新互信合作之桥
在福建晋江三创园,一座以“智造”为核心的科研重镇正在崛起。在五年左右的建设时间里,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实现跨越发展,秘诀是什么?
“紧紧抓住‘一带一路’发展机遇,大力引进一批国际化创新团队。”据该所所长刘海舟介绍,自2014年起,从德国、英国等世界一流工科院校,引进汪凤翔、李俊等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150多人,近60人次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、省外专“百人计划”。特别是通过柔性引进来自德国、智利等国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,作为“中科院海西院卢嘉锡海外客座研究员”或特聘专家,进行学术交流、咨询评议、科研指导等,大大提升科研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,推动一批“高精尖”成果落地服务产业升级。
“深化科技人文交流,增进科技界的互信和理解,是推动‘一带一路’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。不仅要将人才‘引进来’,也让国内人才‘走出去’。”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周世举说,如与匈牙利福建商会等建立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合作联络站,福建农林大学等9家单位承担科技援外培训任务,依托厦门大学、福州大学等推进“一带一路”智库建设等。
联合重大攻关,诞生多项颠覆性“黑科技”
石墨烯应用被誉为“黑科技”,正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,福建提出举全省之力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。瞄准年产值逾800亿元的市场,厦门大学白华团队研制石墨烯基润滑油添加剂项目,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实现了“前期基础研究—中试—量产”的“三级跳”。
“得益于依托石墨烯研究院这一高水平平台,在名誉院长康斯坦丁教授、院长田中群院士的领导之下,引入了全新的项目培育机制。”白华副教授说,康斯坦丁教授领衔专家小组对该项目评审把关,并针对技术和产业化方向给出重要建议;同时,他多次听取项目进展报告,指导项目下一步研发,鼓励尽快推进产业化。该团队攻克了石墨烯在油品中的均匀分散性等关键技术,相关产品已在江西、湖北等地销售,绿色环保、可节约燃油5%左右。
“学校将该平台打造为‘成果转化特区’,构建了集‘基础与关键技术开发—中试放大—产业化生产’于一体的新型开放式、国际化创新平台,突破了制约石墨烯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,在石墨烯基导电油墨、尼龙六石墨烯复合纤维等领域取得进展。”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谭忠说。
“组建一批高水平的联合实验室、研究中心,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,提升协同创新、联合攻关能力。”据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建林介绍,目前福建医科大学与捷克圣·安娜大学医院布尔诺国际医疗研究中心,就“心血管治疗和移植技术研究合作”达成实验室共建合作意向;石狮展耀纺织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涅夫斯基亚历山大及其团队合作,成立了泉州首家外籍院士工作站等。
科技园区为媒,打造区域发展“新增长极”
科技园区是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、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等载体。作为国内LED行业唯一的国际创新园,福州国家半导体照明国际创新园从设想萌发到项目落地,走过了五年左右的历程,演绎了福建国际创新合作的一段传奇。
“2013年,通过省科技厅‘牵线搭桥’,鸿博光电与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等签约共建国际创新园。”鸿博集团总裁张剑声说,该创新园计划投资40亿元,建设企业孵化器、研发机构总部等,吸引以色列、俄罗斯等国企业参与建设,打造成承接“一带一路”高新产业的载体和高地。接着,鸿博在波兰投资1亿美元建设中波科技产业园,可让中国企业获得全球先进的研发成果、管理经验等。
立足福厦泉国家自创区、国家级高新区等,该省有旗滨集团、三钢集团、盼盼食品等11家单位,正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建设科技园区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区。
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表示,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契机,加快推进“海丝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,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,在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大局中贡献更多力量。 (谢开飞 柯怀鸿)
关注
重庆:抢收水稻保丰收
留学安全呈现新特点 学子如何应对
山东1批次空调6个项目不合格被查 可能导致触电
钱江晚报:坚守高考的程序正义